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我国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问题研究/孟琳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8:38:24  浏览:93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我国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问题研究

孟琳


摘要

  在我国,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犯罪。我国刑法对于此类犯罪规定适用的最高刑罚为死刑。在如今全世界废除死刑呼声高涨的今天,国内刑法学界对于此类以公共财产为侵犯对象的犯罪,死刑是否正当,是废除还是存置已受到质疑。笔者在对这些观点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比较上笔者认为应当予以废除经济犯罪中死刑的适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经济犯罪刑罚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刑罚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字   经济犯罪; 死刑; 废除; 刑罚体系

一、经济犯罪的界定

  经济犯罪一词,当前正频繁地在我国司法实践和理论界使用,甚至有时还出现在立法机关的正式文件中。但目前都还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内涵式概念,而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对它的本质属性也一直是众说纷纭。97年刑法典修订以后,我国学者对经济犯罪的认识相对集中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是据内涵和外延对经济犯罪所作的界定。该学说把经济犯罪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是最广义的经济犯罪概念,也称大经济犯罪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经济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工业、农业、财政、金融、税收、价格、海关、工商、森林、水产、矿山等经济管理法规,或者盗窃、侵吞、哄抢、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和公民的合法财物,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按照这种观点,经济犯罪应当包括以下三类:(1)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2)侵犯财产罪;(3)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其他犯罪。
二是广义的经济犯罪概念,也称中经济犯罪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经济犯罪活动或表现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的行为,或表现为利用职权牟取暴利的行为。总之,经济犯罪是指一切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按照这种观点,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1)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2)侵犯财产罪。此外,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亦属之。
三是狭义的经济犯罪概念,也称小经济犯罪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经济犯罪就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滥用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所允许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权限,违反所有直接与间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规,危害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行为。”[1]
本文所要讨论研究的对象是侵犯客体为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犯罪。此类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低于人的生命价值。故只要符合此标准的经济方面的犯罪均应纳入讨论范畴。据此,笔者认为,在经济犯罪的概念上应采最广义说。

二、死刑在预防经济犯罪中的作用

  死刑是以剥夺罪犯生命为内容的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这一法律概念在理论上的称谓是生命刑,两者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互称。例如日本学者指出:死刑是剥夺受刑者的生命,永远消除其社会存在的刑罚,因为它使生命丧失,所以也称之为生命刑。[ 2]211生命一旦被剥夺即无可挽回。因此,我国现有刑事政策采取了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政策,对于经济犯罪中的死刑规定尤为如此。然而,死刑的负价值和经济犯罪的负价值能否比较、能否相当,现行刑法对经济犯罪是否有适用死刑的必要?著名的刑罚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说:“滥施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这促使笔者去研究,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3]这值得我们重新加以评析。
(一)我国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立法回顾与评价
  我国刑法第43条明确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根据这一死刑适用条件,我国刑法分则仅在15个条文中规定了28种死刑罪名,所涉罪名集中于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基本人身权利的犯罪和贪污罪,并且摒弃了将死刑作为绝对确定法定刑的作法,除故意杀人罪外,只是将死刑作为最后适用的制裁手段。刑法典实施不久,为了严厉打击严重的经济犯罪和严重的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我国开展了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专项斗争,不久又将打击锋芒指向严重经济犯罪。据统计,自1981年6月至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24部单行刑法,其中规定有死刑的条文有37条,新增死刑罪名48个。这些新增死刑罪名,除军人违反职责罪外,主要集中在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如果将这些新增死刑罪名和刑法典规定的死刑罪名相加,我国现行刑法实际挂有死刑的罪名多达76个,近乎占现行刑法全部罪名的三分之一。较之刑法典仅在15个条文规定28种死刑罪名。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初期,刑法如此规定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当我们再次审视经济犯罪死刑的适用时,我们会发现它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
(二)经济犯罪刑罚体系中适用死刑的评析
  从我们所界定的经济犯罪的范围来看,现行刑法对上述十三种经济犯罪的最高刑均规定了死刑,而死刑所剥夺的生命权是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利,对于个人基本权利的保护应当优先于社会权益的保护,特别是个人的生命权更应当置于优先位置,无论是经济秩序、公私财产所有权还是公共职务的廉洁性都不能优于个人的生命权利,它们在和人的生命权益相比较,不具有等价性,且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或一定经济制度,而非人身权或国家安全等其它客体。如果对经济犯罪科以死刑,有贬低人的生命价值之嫌。因此,从刑罚的等价分配上,对经济犯罪处以死刑,笔者认为有失公允。基于以下理由:
1.从刑罚的作用看经济犯罪死刑的价值分析
(1)从罪行等价原则分析
  我国现行刑法典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就此条文看,对经济犯罪分子判处死刑,是有违罪刑等价、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经济犯罪之害与死刑之害是“不等价”的??人之生命价值永远高于财产价值。因而经济犯罪分子导致了一定经济损害而剥夺其生命的刑罚,仅从刑法基本原则看,也是有违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罪刑等价原则的。因此,死刑只有适用于所侵犯的权益与死刑所剥夺的权益相似的犯罪才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 [4]邱兴隆教授也提出:“中国刑法应将死刑的适用范围限于所侵犯的权益的价值不低于人的生命价值的犯罪的范围内。具体地说,中国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应该缩减到只限于有致死的结果的暴力犯罪、具有直接导致国家分裂或颠覆的现实危险的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导致战役失败的严重军事犯罪的范围之内。除此以外的死刑都应废除。”
(2)从功利主义立场分析
  功利主义认为对罪犯适用刑罚的着眼点不应是罪犯过去的行为,而应是预防未来犯罪的需要。例如贝卡利亚主张,保护既存的公共利益的需要就是对罪犯适用刑罚的正当根据,国家预防既存公共利益免遭未来犯罪侵害所需要的量,就是适用刑罚的合理限度。[5]这就是说在刑罚上坚持尽可能以“最低的代价”来预防犯罪。经济型犯罪的犯罪意图是获取财产。因此,由经济犯罪的特征所决定,对之适用死刑难以实现刑罚的功利目标。
(3)从刑罚的谦抑思想分析
  刑罚的谦抑性,可以概括为为两方面属性——刑罚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刑罚的必要性是指,刑罚作为预防犯罪的阶段,和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相比是处于消极地位。只有在道德、行政、或经济等手段都不能有效的防止犯罪时,才不得已用之;刑罚的经济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犯罪。根据这一思想,在目前存在多元化的责任方法体系中,刑罚只具有“最后”的价值意义。[6]理性的立法者首先应考虑的是用刑罚以外的手段(如民事的,行政的)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刑法是保护法益的最后手段。只有当其它手段不能保护法益时,才适用刑法保护。[7] 8 目前我国的经济犯罪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法律监督体制引起的。因此,与其对此类犯罪主体处以死刑,不如加大力度完善经济政治体制和法律监督体制。
(4)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从提出这一论据的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死刑成本必须大于或等于这个国家从死刑中所获得的收入。这时才能体现这个国家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当一个国家死刑成本的投入小于这个国家从死刑中获得的收益时,意味着这个国家对民众赋予国家的刑罚权的滥用。此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废除死刑还有一个经济成本的问题。有人开玩笑地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今天宣布立即废除死刑,监狱需要扩大100倍!例如在美国,判处一个死刑罪犯政府平均要花费500万美元。从开始起诉到最后判决,平均是10年。[8]88在我国,这种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对经济犯罪死刑适用的不足。
(5)从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刑罚的人道主性产生于刑罚与法律价值之一的个人自由的实现关系之中,作为法律价值的个人自由是广义上的权利实现的自由,刑罚不能剥夺人最基本的权利,由此死刑不具有人道性。陈兴良教授曾指出,从应然性上来说,我们应当提出死刑废止的问题,并大力加以弘扬。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刑法学者,我们应当进行死刑废止论的启蒙。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道主义已经不允许通过残酷的刑法去追求刑罚的威慑效果,否则就是不正当的。
2.从实践角度看经济犯罪中的死刑刑罚
(1)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遏制作用不强
  我国从1979年刑法以后的补充刑事立法大幅度、高速度地增设死刑是重刑主义、死刑万能思想的体现,而以死刑为手段的重刑化立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遏制犯罪,但最终必然削弱其遏制力。近十余年来,尽管死刑立法一直在增加,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等各类经济犯罪的案发率始终高居不下,新型经济犯罪不断出现,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涉案数额也不断增大。各类经济犯罪案件不但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在总体上有所上升,这种刑罚量与犯罪量同步增长的“两高”局面,就足以证明死刑在预防经济犯罪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设置死刑并没有实现我国遏制经济犯罪的初衷。
(2)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不符合发展趋势及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外国刑法的规定来看,据统计,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区)已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90年代起,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废除死刑,目前明确保留并执行死刑的国家仅70多个。保留死刑的国家一般都把刑法中的死刑条款限定于危害国家安全和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经济犯罪实行死刑的国家。[9]那些废除死刑的国家经济犯罪并不比我国突出。且在起初废除死刑的时候,犯罪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次从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来看,我国已经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6条第1、2款明文规定:“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判处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 然而,针对上述“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最严重的罪行”的范围。对此,负责监督实施《公约》的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认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含义必须严格限定”,它意味着“死刑应当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措施”。[3] 此外,在研究有关缔约国提供的国家报告过程中,人权事务委员们在其报告评论中也特别指出:最严重的犯罪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政治犯罪以及其他不涉及使用暴力的犯罪规定死刑。”鉴于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对于《公约》条文释义的权威性,无疑,这里的“最严重的罪行”至少不得包括任何经济犯罪。既然如此,我国对经济犯罪死刑的大量适用就有悖于国际公约,我国作为缔约国,理应遵守该国际公约有关义务性规定。
(3)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不利于开展国际司法协助和打击外逃经济犯罪
  中国对经济犯罪分子的死刑设计,理所当然地会导致在中国实施了有关经济犯罪的罪犯千方百计地潜逃到国外,中国却难以引渡。因为由于国际间的法律冲突和司法管辖壁垒,缉拿外逃贪官非常困难。其一,引渡犯罪嫌疑人是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的,目前除了西欧南美一些国家可以进行多边引渡外,其他一些国家都是双边引渡。目前和中国有引渡条约的国家有20多个,都是些和中国有历史渊源的国家或中小国家,而在和大国进行合作的时候,只能依靠司法协助。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都还没有与我国建立起司法协助协定。究其原因是这些国家规定了“死刑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和“双重归罪”等原则。这样,中国的国家刑罚权难以实现不说,犯罪分子“卷财而逃”的后果也会致令国家难以追回犯罪所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其二,从这些年引渡的犯罪嫌疑人来看,这些外逃贪官都是有一定权势者,他们既有贪污国家财产的便利,也有外逃出国的种种条件,他们涉嫌的犯罪主要是经济犯罪,特别是贪污贿赂犯罪,他们犯罪后留在国内与逃到国外的“同罪不同罚”现象。这就形成了不平等,没有外逃的人留在国内将可能判死刑,而外逃的人根据国际惯例反而不会被判死刑。综上,无论从行使刑罚权的可行性讲,还是从有效索回经济犯罪的损失角度看,对经济犯罪的死刑设置都会影响到惩治此类犯罪的效益性。

三、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机制的原则和方法

(一)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机制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总结预防犯罪、控制犯罪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最终体现立法宗旨、实现司法价值的客观要求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关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目前刑法、刑事政策学界并未作明确的界定。笔者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界定为:指执政党及政府制定的,由严厉刑事政策和宽松刑事政策构成,对刑事立法及其适用具有长期、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方法及政策体系。它的内容应包括对犯罪人根据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适度,不偏不倚;宽严适时,有张有弛;多数从宽,少数从严。
  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容,我们可以推导出对经济犯罪刑罚制度的要求。“该宽则宽,该严该严”,要求罪刑相适应,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设置刑罚;“宽中有严,严中有宽”,要求在罪刑相适应的基础上考虑刑罚个别化,针对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作出合理回应;“宽严适度,不偏不倚”,要求刑罚设置时轻重比例要合理,轻重相互衔接,避免出现断档;“宽严适时,有张有弛”,要求刑罚设置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及犯罪发展态势,服从、服务于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这一大局;“多数从宽,少数从严”,要求刑罚设置体现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整体上趋向宽缓。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关总署关于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部分进口物资免税审批手续改由项目所在地直属海关办理的通知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部分进口物资免税审批手续改由项目所在地直属海关办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深圳、湛江、广州、乌鲁木齐、西安、长沙、南京、郑州、西宁、成都、石家庄、昆明、武汉、太原海关:
根据《海关总署关于转发在我国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有关规定的通知》(署税〔1997〕699号)、《海关总署关于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865号)、《海关总署关于地矿部在海洋和陆上特定
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951号)及《海关总署关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1051号)规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
集团公司(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新组建的企业)、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中国煤层气集团公司(原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及勘探、开采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应分别报送海关总署关税司、监管司审批
。总署机构改革后,上述业务职能划归关税征管司负责。为严格审批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方便企业通关,总署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将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及勘探、开采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的部分审批手续改由项目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办
理。现就执行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署税〔1997〕699号文附件所列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除本通知附件一所列部分仍按现行规定程序报总署审批外,其余部分均改由项目所在地直属海关审批。
二、本通知附件二所列项目单位可直接向所在地直属海关申请办理免税手续,直属海关负责审批并出具征免税证明,并按照《减免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将有关审批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通知进口地海关。项目单位所在地与项目所在地不在同一关区的,应由项目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
办理审批手续,并通知项目所在地海关进行后续管理,项目单位除应向所在地直属海关登记备案外,还应与项目所在地海关建立必要的联系沟通制度,以便管理。项目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与项目所在地海关应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进口免税物资的审批和后续管理工作。
三、项目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在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时,除应按照本通知规定认真核对项目单位和进口物资免税范围外,还应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每年下发的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石油(天然气)项目认定通知来确定本关区所管辖的海洋或陆上特定地区的项目,对免税范围不清或
项目本身不明确的,应及时上报总署予以明确,不得随意扩大解释。
四、根据本通知规定仍由总署审批的免税项目,应由项目单位的主管部门按现行审批程序报海关总署审批,并随附合同、单证、清单及必要的资料、图片、说明等。
五、对总署关税征管司在1998年12月底前已批准免税进口,1999年12月底到港的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物资,仍按关税征管司原批准文件执行。
六、由于这次审批手续调整工作政策性强,调整幅度大,各海关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规定,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人员到位,明确审批范围、权限及不同情况的征免税界限。同时,主动与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联系,宣传海关政策规定,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七、为保证此次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总署关税征管司决定在明年一、二月份对各直属海关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以上请研究执行。
附件一:仍由总署审批的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减免税物资清单
附件二:(1)-(5):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附件一:属于总署审批的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减免税物资清单
1、石油专用管材;化工材料、各种添加剂、油品类:特殊燃料油、润滑油、建筑施工材料;
2、各种船舶、直升机和特种工程车辆(包括改装车);
3、不随设备、仪器单独进口的配套件、零部件;
4、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以外的单位或承包合作对象,为享受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及勘探、开采煤层气税收优惠的项目进口物资(不含中外合作开采石油);
5、为在国内制造供我国海上和陆上特定地区石油(天然气)开采作业用的机器和设备,经核准需进口的零部件和材料。

附件二(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
|序号|北京海关 |天津海关 |上海海关 |广州海关 |深圳海关 |湛江海关 |
|--|------|--------|-------|------|--------|--------|
|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海洋石油渤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海洋石油|ACT作业者集 |中国海洋石油南 |
|1 | | | | | | |
| |总公司 |海公司 |东海公司 |南海东部公司|团 |海西部公司 |
|--|------|--------|-------|------|--------|--------|
| | | | | |菲利普斯中国 | |
| |中国海洋石油|中海石油地球物 |中海华东能源 |中海石油天然| |中海石油南方钻 |
|2 | | | | |有限公司蛇口 | |
| |测井公司 |理勘探公司 |有限公司 |气利用公司 | |井公司 |
| | | | | |分公司 | |
|--|------|--------|-------|------|--------|--------|
| |中海石油技术|中海石油北方船 |超准能源服务 | |JHN石油作业 |中海石油南方海 |
|3 | | | | | | |
| |服务公司 |舶公司 |国际有限公司 | |公司 |船舶公司 |
|--|------|--------|-------|------|--------|--------|
| |中国海洋石油| | | | |雪佛龙海外石油 |
| | |中海石油北方钻 | | |阿莫科东方石 | |
|4 |总公司勘探研| | | | |有限公司湛江分 |
| | |井公司 | | |油公司 | |
| |究中心 | | | | |公司 |
|--|------|--------|-------|------|--------|--------|

| |中国海洋石油| | | |挪威国家石油 | |
| | |中海石油海上工 | | | | |
|5 |总公司生产研| | | |(东方)有限公 | |
| | |程公司 | | | | |
| |究中心 | | | |司 | |
|--|------|--------|-------|------|--------|--------|
| | |中海石油平台钻 | | |壳牌勘探(中 | |
|6 | | | | |国)有限公司蛇 | |
| | |井公司 | | |口分公司 | |
|--|------|--------|-------|------|--------|--------|
| | |中海石油设计公 | | |凯恩能源PLC | |
|7 | | | | | | |
| | |司 | | |公司 | |
|--|------|--------|-------|------|--------|--------|
| | |科麦奇中国石油 | | |圣太菲中国能 | |
|8 | | | | | | |
| | |有限公司 | | |源有限公司 | |
-----------------------------------------------------

-----------------------------------------------------
| | |雪佛龙海外石油 | | |科麦奇中国石 | |
|9 | |有限公司塘沽分 | | |油有限公司蛇 | |
| | |公司 | | |口分公司 | |
|--|------|--------|-------|------|--------|--------|
| | |菲利普斯中国有 | | |美国阿科中国 | |
|10| | | | | | |
| | |限公司 | | |有限公司 | |
|--|------|--------|-------|------|--------|--------|
| | |埃索中国石油上 | | | | |
|11| | | | | | |
| | |游有限公司 | | | | |
|--|------|--------|-------|------|--------|--------|
|12| |德士古公司 | | | | |
|--|------|--------|-------|------|--------|--------|
| | |日中石油开发株 | | | | |
|13| | | | | | |
| | |式会社 | | | | |
|--|------|--------|-------|------|--------|--------|
|14| |阿吉普中国公司 | | | | |
|--|------|--------|-------|------|--------|--------|
|15| |阿帕契中国公司 | | | | |
-----------------------------------------------------

附件二(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采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石油(天然气)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
|序 | | |大连海| | |西宁海| | |西安海|
| |北京海关 |天津海关| |乌鲁木齐海关|石家庄海关 | |郑州海关|成都海关 | |
|号 | | |关 | | |关 | | |关 |
|--|-----------|----|---|------|------|---|----|-----|---|
| | |大港油田|辽河石| | |青海石|加拿大哈|美国德士 |长庆石|
| | | | |新疆石油管理|冀东石油勘探| | | | |
|1 |埃索上游中国有限公司 |集团有限|油勘探| | |油管理|斯基石油|古(中国)|油勘探|
| | | | |局 |开发公司 | | | | |
| | |责任公司|局 | | |局 |中国公司|公司 |局 |
|--|-----------|----|---|------|------|---|----|-----|---|
| | | | |塔里木石油勘|华北石油管理| | | | |
|2 |意大利阿吉普中国公司 | | | | | | | | |
| | | | |探开发指挥部|局 | | | | |
|--|-----------|----|---|------|------|---|----|-----|---|
| | | | |吐哈石油勘探|中国石油集团| | | | |
|3 |德士古(中国)公司 | | | |公司地球物理| | | | |
| | | | |开发指挥部 |勘探局 | | | | |
|--|-----------|----|---|------|------|---|----|-----|---|
| |安然石油天然气中国有 | | | | | | | | |
|4 | | | | | | | | | |
| |限公司 | | | | | | | | |
|--|-----------|----|---|------|------|---|----|-----|---|
|5 |科麦奇石油中国公司 | | | | | | | | |
|--|-----------|----|---|------|------|---|----|-----|---|

| |能源开发(中国)有限公| | | | | | | | |
|6 | | | | | | | | | |
| |司 | | | | | | | | |
|--|-----------|----|---|------|------|---|----|-----|---|
|7 |美国陆安开发公司 | | | | | | | | |
|--|-----------|----|---|------|------|---|----|-----|---|
|8 |美国盟德集团有限公司 | | | | | | | | |
|--|-----------|----|---|------|------|---|----|-----|---|
|9 |美国阿莫科东方公司 | | | | | | | | |
|--|-----------|----|---|------|------|---|----|-----|---|
|10|美国雪佛龙公司 | | | | | | | | |
|--|-----------|----|---|------|------|---|----|-----|---|
|11|加拿大LVR公司 | | | | | | | | |
|--|-----------|----|---|------|------|---|----|-----|---|
|12|加拿大皇朝能源公司 | | | | | | | | |
|--|-----------|----|---|------|------|---|----|-----|---|
|13|加拿大法玛斯特公司 | | | | | | | | |
|--|-----------|----|---|------|------|---|----|-----|---|
|14|加拿大泛华能源公司 | | | | | | | | |
|--|-----------|----|---|------|------|---|----|-----|---|
| |加拿大哈斯基石油中国 | | | | | | | | |
|15| | | | | | | | | |
| |公司 | | | | | | | | |
----------------------------------------------------------

----------------------------------------------------------
|16|加拿大同力公司 | | | | | | | | |
|--|-----------|----|---|------|------|---|----|-----|---|
| |英荷壳牌勘探(中国)有| | | | | | | | |
|17| | | | | | | | | |
| |限公司 | | | | | | | | |
|--|-----------|----|---|------|------|---|----|-----|---|
|18|美国阿帕奇中国公司 | | | | | | | | |
|--|-----------|----|---|------|------|---|----|-----|---|
| |澳大利亚环球石油中国 | | | | | | | | |
|19| | | | | | | | | |
| |公司 | | | | | | | | |
|--|-----------|----|---|------|------|---|----|-----|---|
|20|日本石油公司 | | | | | | | | |
|--|-----------|----|---|------|------|---|----|-----|---|
|21|东华石油(渤海)公司 | | | | | | | | |
|--|-----------|----|---|------|------|---|----|-----|---|
|22|英国BP公司 | | | | | | | | |
|--|-----------|----|---|------|------|---|----|-----|---|
|23|香港BECBURY公司| | | | | | | | |
|--|-----------|----|---|------|------|---|----|-----|---|
|24|香港中汇石油有限公司 | | | | | | | | |
----------------------------------------------------------

附件二(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开采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石油(天然气)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
|序号|青岛海关 |郑州海关 |武汉海关 |南京海关 |昆明海关 |
|--|-------|-------|-------|---------|--------|
|1 |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江苏石油勘探局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
| |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 |
|2 | |河南石油勘探局| | | |
| | | | |司 | |
|--|-------|-------|-------|---------|--------|
|3 | | | |管道储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二(4):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石油(天然气)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
|序| | | |乌鲁木齐海| | | |
| |北京海关 |郑州海关 |长沙海关 | |上海海关 |广州海关 |青岛海关 |
|号| | | |关 | | | |
|-|-----|-----|-----|-----|-----|-----|---------|
| | |中国新星石|中国新星石|中国新星石|中国新星石|中国新星石| |
| |中国新星石| | | | | |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
| | |油有限责任|油有限责任|油有限责任|油有限责任|油有限责任| |
|1|油有限责任| | | | | |任公司石油钻井研究|
| | |公司华北石|公司中南石|公司西部石|公司上海石|公司广州公| |
| |公司 | | | | | |所 |
| | |油局 |油局 |油局 |油局 |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二(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煤层气项目单位与主管海关对照表

-------------------------------------------------------
|序号| 北京海关 | 天津海关 | 太原海关 | 大连海关 |
|--|-----------|-------------|------------|-----------|
| | |中联大港煤层气有限责任 |中联山西煤层气有限责 |中联辽河煤层气有限责 |
|1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 |
| | |公司 |任公司 |任公司 |
|--|-----------|-------------|------------|-----------|
| | | |菲利普斯中国有限公司 |中联阜新煤层气有限责 |
|2 |阿科中国有限公司 | | | |
| | | |(太原分公司) |任公司 |
|--|-----------|-------------|------------|-----------|
|3 |菲利普斯中国有限公司 | | | |
|--|-----------|-------------|------------|-----------|
|4 |德士古中国公司 | | | |
|--|-----------|-------------|------------|-----------|
|5 |SABA石油中国公司 | | | |
-------------------------------------------------------



1998年12月25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有关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有关工作的通知

卫办农卫发〔2009〕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为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有关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5年进行再注册(以下简称执业再注册)的对象是指,按照《条例》规定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满5年且拟继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业的乡村医生,不包括在村卫生室从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省(区、市)执业再注册的工作方案,明确执业再注册的相关条件和程序等有关内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县域范围内执业再注册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执业再注册要与乡村医生业务考评和职业道德评定相结合。业务考评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业务水平、学习培训情况等。职业道德评定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情况,要充分听取所在村村民委员会、乡村医生和村民的意见。

四、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将执业再注册有关政策通知到每一位符合规定条件的乡村医生,并保存相关书面材料以便备查。对于村民和乡村医生反映的违法办理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等行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调查核实,按照《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五、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格式的通知》(卫基妇发〔2003〕302号)规定的格式和制作要求,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执业再注册工作所需经费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印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所需经费,按照《卫生部办公厅转发关于不宜收取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费复函的通知》(卫办规财发〔2004〕43号)执行。

六、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执业再注册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契机抓紧落实。要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农民需求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本着方便群众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制定乡村医生配置规划。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严格乡村医生的准入,加强对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定期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和效率进行考核,确保农村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执业再注册工作涉及到每一位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明确责任,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请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09年底前将执业再注册工作情况报我部农村卫生管理司。





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