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公布《铁路运输企业“管直”方案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5:36:07  浏览:949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布《铁路运输企业“管直”方案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铁道部


关于公布《铁路运输企业“管直”方案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1994年6月14日,铁道部

各铁路局、广铁(集团)公司: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充分调动运输企业积极性,部经研究决定,在全路运输企业推行“管内归己、直通分配”的运输收入分配办法。现将《铁路运输企业“管直”方案实施办法(试行)》予以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部。
与本办法有关的清算具体问题和会计处理事项由部财务司制定;有关宏观调控措施,部将另文公布。

附:铁路运输企业“管直”方案实施办法(试行)
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目前的运价管理体制和企业结构形式,部决定从一九九四年起在全路运输企业实行“管内归己、直通分配”的运输收入分配办法。
“管直”方案的实施,将改变多年来运输企业收入分配以各局支出为主要依据的作法,各铁路局(含集团公司,下同)的清算收入将主要与运量(分开管内和直通)挂钩,从而避免各局之间攀比支出增长,加大铁路局管理成本的责任。
“管直”方案包括收入清算、成本控制、利税分配、资金缴拨四个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环节,此外,为了保证全路统一目标的实现,还必须有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具体规定如下:
一、运输收入的清算
(一)管内收入与直通收入的统计
1、参加清算的运输收入范围及划分
本办法中所提到的运输收入,指客货运输收入,不包括保价收入和建设基金收入。运输收入中扣除部规定按单项办法核算的收入外为参加“管直”清算的收入。
“管内”运输收入与“直通”运输收入的列报按照部有关规定进行划分。
2、“管内运输”与“直通运输”工作量统计和确认
发生在一个铁路局管内,不经过他局线路所完成的各种运输均属于管内运输;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铁路局所完成的各种运输均属于直通运输。
“管内运输”与“直通运输”工作量的确认按统计部门的正式报表统计。旅客周转量以《客报二》为准(车上补票收入列担当局管内收入,工作量不再统计),行包周转量以《客报七》为准,货物周转量以《货报十二》为准。
(二)清算收入的计算
1、管内收入的清算
凡属于铁路局的管内运输收入,按实际发生额全额清算。
2、直通收入的清算
直通清算实行全路统一单价,单价水平根据全路的直通收入额和直通周转量分客运、行包、货运分别制定,每年按计划测算后公布,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出现较大偏差时,年度将不再调整。
各铁路局的直通收入按以下公式计算:
直通客运收入=本局实际完成的直通旅客周转量×当年客运直通单价
直通行包收入=本局实际完成的直通行包周转量×当年行包直通单价
直通货运收入=本局实际完成的直通货物周转量×当年货运直通单价

3、“调节收入”的计算
为了调节局间不平衡和支付部集中负担的支出,各铁路局要按“管直”收入的一定比例向部上交“调节收入”。“调节收入”按如下公式计算:
调节收入=(管内运输收入+直通清算收入)×调节收入率

调节收入率根据全路的的收入、支出情况每年测算后公布;实际执行中可根据运输情况的变化,管内和直通实行不同的或统一的调节收入率。
4、清算收入的计算
各铁路局的清算收入按以下公式计算:
清算收入=管内运输收入+直通清算收入-调节收入+其他应得收入

其中,其他应得收入是指调节收入的再分配所得、宏观调控奖罚的清算收入和按单项规定分配的各种收入,具体项目和办法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公布后执行。
二、成本的控制
铁道部每年根据全路及各局运输生产任务和财务状况,按照实际需要和资金可能,综合平衡,统筹安排,确定全路及各局的成本控制目标。各铁路局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挖潜降耗,按成本目标分级责任制要求,将全局成本目标分解下达。铁路局、分局要加强对站段成本计划管理,严格按计划(预算)执行,努力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为了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使企业更加注重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增长,在铁路局“工效”挂钩办法中,增加工资与成本控制挂钩的内容。另外,部将通过资金的宏观调控来控制铁路局的成本支出。
三、利税的分配
各铁路局按清算收入和国家规定的比例(即:营业税:3%、城建税:0.15%、教育费附加:0.09%)上缴营业税及附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计税利润33%向铁道部上交所得税;税后利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四、资金缴拨
实行“管直”方案以后,各铁路局的进款收入,首先必须保证建设基金和保价收入的全额上缴。在向部上缴以上两项款项后,再按下列方法计算运输收入的缴部资金:
1、按国家规定的税率计算的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应交部的所得税;
3、国家及部规定的其他应缴收入;
4、运输收入与清算收入的差额。
以上各项分别计算加总后,如果合计数为负数,由部考虑调节。
年初由部下达缴部资金计划,每季清算一次。
为了与目前的收入分配体系相衔接,1994年暂维持目前的资金抵拨办法,但将严格抵拨制度,确保资金上缴。
五、宏观调控措施
为了确保“管直”方案的顺利实施,铁道部将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保运输组织的统一指挥
①采取加大限制口排空和装车去向对清算收入的奖罚力度,确保运输组织的统一指挥。
②加大对分界口交接车考核的奖罚力度,保证运输畅通。
2、确保生产设备的良好状况
①制订主要设备的完好状况指标,采取考核主要设备完好率对清算收入进行奖罚;
②制订措施控制支出结构,考核直接生产费占运输总支出的比重。
3、确保运输收入目标的实现
按运输进款收入目标进行考核,对于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计划的铁路局给予适当奖励。
4、确保支出目标的控制
①实行“工效挂钩”控制成本的措施;
②通过资金缴拨控制成本。
5、确保原始资料的完整准确
①严肃统计纪律,加强对统计资料的监督检查,制订措施对弄虚作假者加重处罚;
②加强对运输收入的稽查,对于违法乱纪现象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③严格运输进款报缴制度,强化资金抵拨纪律,对于不按制度报缴、抵拨运输收入者予以处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的通知

测办〔2008〕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


  为满足测绘事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提高测绘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做好测绘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国家测绘局组织编制了《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经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经主任秘书长会议审查通过,现予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国家测绘局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五月五日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








国家测绘局
前 言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是按照《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为指导和统筹测绘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进一步提高测绘标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适用性而制定的。它是研究建立测绘标准体系的基础和过渡。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下标准的构成为主体,兼顾传统测绘技术对标准的现实需要,从信息流、测绘工程物理流程等多个视角对测绘标准的组成进行描述和构建。本标准体系框架共列入“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检验与测试”、“成果与服务”、“管理”等5大类32小类标准,每一个小类中包含若干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总计由约400余项标准构成。5大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各大类中的小类之间以及小类中的标准之间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标准体系框架中所提出的标准分类、范围及预计数量,都是相对和发展的。另外,测绘标准的“相关标准”类,由与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相关的其他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及专业技术标准构成。
我们将在本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测绘标准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尽快研究建立结构化、系统化的测绘标准体系。而且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测绘标准体系的构成、标准的数量等也将随之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今后,对测绘标准提案的受理、标准计划的制定、标准的审查等,将依据本体系框架及《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测绘标准类简要说明
标准类 范 围 基本内容 预计标准数 已有标准数
定义与描述类 为使标准化涉及的各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达到对基础地理信息相对一致的理解,以基础地理信息的定义和描述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58 35
参考系 规定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及时空参考系统的定义、参数及其构成与实现。 1、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2、地方坐标系统;3、时间参考系;4、国家地理格网;5、基于地理标识符的参考系统等。 5 3
分幅与编号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 1
分类与代码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等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代码结构与构成、代码表等。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2、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3、影像要素分类与代码;4、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等。 4 2
数据字典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影像、数据集、数据库等内容、结构、形态、表达等的定义与描述。 1、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2、国家基本比例尺三维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3、航天影像和航空影像(由光学、雷达、激光等传感器获取)数据字典;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字典等。 13 4
地图图式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电子地图等地图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符号和注记的颜色、规格以及使用的原则、要求、以及地图整饰等相关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1:1000000)地形图图式;2、公众版地形图图式;3、电子地图图式;4、三维地图图式;5、普通地图图式;6、地籍图图式;7、房产图图式;8、海图图式等。 16 9
术语 定义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基本术语和测绘各专业术语。 1、 测绘基本术语;2、 大地测量术语;3、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4、 地图学术语;5、 海洋测量术语;6、 工程测量术语;7、 房产测量术语等。 7 4
地名译音 规定测绘成果所使用的我国少数民族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外国地名汉字译音规则。 蒙古语地名译音规则、维吾尔语地名译音规则、藏语(拉萨语)地名译音规则、哈萨克语地名译音规则、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藏语(德格话)地名汉字译音规则、黎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凉山彝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德宏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柯尔克孜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藏语(安多语)地名译音规则、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等。 12 12

获取与处理类 为规范获取与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以测绘成果和产品的获取与处理的各种技术、方法、过程、行为等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26 162
大地测量 规定在建立和维持各等级国家或区域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距离测量、各等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所采用的各种测量方法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水准测量;2、三角测量、导线测量;3、全球卫星定位测量;4、重力测量;5、距离测量;6、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7、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等。 20 19
航空航天摄影 规定各种传感器获取各级比例尺航空影像和航天遥感数据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光学像机航空摄影;2、 数字像机航空摄影;3、 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数据获取;4、 航天遥感数据获取等。 10 5
摄影测量 规定采用摄影测量方式获取、处理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各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测绘成果(产品)等,以及进行房产、地籍、工程等测绘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常规航空摄影内外业测量;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航空摄影测量;3、 近景摄影测量;4、 影像地图制作等。 15 10
遥感测绘 规定以各种航天、航空遥感传感器获取的各种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遥感数据为数据源,获取、处理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测绘成果(产品)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航天遥感测绘;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测绘3、遥感影像数据、地图加工处理等。 10 3
地图制图与印刷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公众版地形图、电子地图、普通地图等地图的编绘、制作和印刷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25000~1:1000000)比例尺地形图编绘规范;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公众版地形图加工;3、电子地图制作;4、政区图、挂图等普通地图制作;5、地图印刷等。 20 15
数据库建设 规定国家级、省级和城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整个过程各阶段的内容与技术要求。 1、基础地理信息国家、省级数据库建设;2、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4、数据库设计、运行维护、管理等。 10 6
海洋测绘 规定海洋大地测量、重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海洋大地测量、重力测量;2、 海底地形测量、海图测绘;3、 海岸带测绘等。 10 5
地籍测绘 规定测绘各级比例尺地籍图、宗地图、房产图和面积测量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地籍测量;2、 房产测量等。 2 2
界线测绘 规定国界、省界等行政界线测量,以及国界线、省界线等标准画法样图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界线测量;2、 界线标准画法等。 4 2
工程测量 规定城市建设、水利、能源、交通、通信、资源开发等领域不同阶段的工程测量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控制测量;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3、 施工放样;4、 变形监测等。 100 80
其他 规定以上各标准类以外的其他测绘内容、方法和测绘仪器设备等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1、 其他测绘内容与方法;2、 测绘仪器、设备和设施;3、 软硬件与环境等。 25 15

检验与测试类 为检测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质量,以检测对象、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及其技术要求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42 16
质量元素 定义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质量的基本元素及其描述的基本要求。 质量元素、子元素的定义和描述方法,以及质量的量度、数据质量的评价过程和数据质量信息报告内容等的基本要求。 1 1
成果与产品检验 规定各种形式、各种类别的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质量评定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要求等。 1、测绘成果检查和验收;2、测绘成果检查和验收技术规程;3、监督检查等。 10 5
一致性测试 规定测绘标准一致性测试。 针对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中各种要求(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款),规定数据、方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标准一致性测试的框架、概念、准则和方法。 1 0
仪器检验 规定各种测绘仪器的检验的要求等。 1、 测绘仪器与工具检验;2、 测绘设施检验;3、 检验装置等。 20 8
软硬件与环境测试 规定用于测绘内业与外业工作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生产、处理加工、存储维护和服务等的软硬件与环境测试的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等。 1、 软硬件测试;2、 环境、设施测试等。 10 2

成果与服务类 为保证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满足用户需要,以一种或一组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与产品和服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49 21
数据成果与产品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与产品、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加工后形成的数据成果与产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影像数据成果的内容、技术要求、技术指标等。 1、大地测量、控制测量数据成果与产品;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及其数字产品;3、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和产品加工与处理得到的各种数据集及其数字产品;4、各种比例尺、各种传感器获取的航空影像和航天遥感影像数据成果及其数字产品;5、基础地理信息国家、省级数据库;6、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等。 20 8
地图成果与产品 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电子地图等地图成果与产品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等。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2、公众版地形图;3、电子地图;4、地籍图、房产图;5、航海图、海底地形图;6、政区图、挂图等普通地图等。 15 7
元数据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集、数据库和数据产品的元数据的内容、标示、结构和格式等。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元数据;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元数据;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元数据;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元数据等。 4 2
数据交换 规定基础地理信息进行与平台无关和基于特定平台的数据交换的方式、方法和格式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 数据交换格式;2、 数据接口技术等。 5 3
分发服务 规定基于网络等方式,采用目录、元数据等各种分发服务方式进行的各种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发服务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 目录服务;2、 元数据服务;3、 数据提供等。 5 1

管理类 为保障测绘工作的顺利实施,以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归档管理、认证管理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8 11
项目管理 规定在进行测绘技术设计、技术总结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生产、处理、存储与备份等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求与措施。 1、测绘技术设计、技术总结编写;2、测绘成果质量控制、监理;3、测绘人员人身安全、设备安全;4、测绘生产、处理、存储与备份技术管理等。 10 7
成果管理 规定在测绘成果管理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备份、运行维护;2、测绘成果安全、保密;3、测绘成果编目、保管、存储;4、测绘成果汇交等。 10 2
归档管理 规定测绘生产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产品)生产、处理、服务、存储与备份等过程中的技术文档的整理、归档、上交等应满足的要求与措施。 1、 文档管理;2、 文档归档等。 3 1
认证管理 规定认定、认证的基本条件、方法、过程,认证者的条件,认证测试内容,认证结果等。 1、质量体系认定;2、从业人员资格认证;3、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认定等。 5 1

关于落实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

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落实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

民办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给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的通知》(民发〔2012〕27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给部分烈士子女(含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的子女,下同)每人每月发放130元的定期生活补助。为确保政策顺利贯彻落实,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适用对象的界定


  政策实施对象的人员范围为,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以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和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以下简称错杀被平反人员)子女。


  二、人员身份的核查认定


  核查认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实施,由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调查、审定和申报。


  (一)个人申报。符合条件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烈士证明书、错杀被平反人员平反证明材料、本人与烈士或错杀被平反人员关系证明等相关材料,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办理登记手续,填写有关登记审核表。


  (二)初审把关。对相关人员的申报材料,由村(居)委会初审、乡(镇、街道)复核,并做好登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签署意见后,将有关登记审核表、人员花名册和个人相关资料复印件等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对经复核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本人。


  (三)会审认定。县级民政部门对乡(镇、街道)上报的材料,组织专门人员认真核实其身份。对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所在村(居)委会进行张榜公示。对公示期间及以后有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专人调查核实。经查实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本人并说明理由。调查核实过程中有疑义的,应逐级请示,确保认定工作稳妥顺利进行。


  (四)建立档案。县级民政部门对申报登记人员的资料,要建立健全档案和数据资料,并认真做好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工作。


  核查认定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填写的表格,由县级民政部门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制作,但表格内容应包括民政部制发的《部分烈士(含错杀被平反人员)子女信息采集表》(附件)中的项目。审定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填入《部分烈士(含错杀被平反人员)子女信息采集表》,统一录入优抚对象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一样,形成定期更新机制。


  三、信息数据的统计


  符合享受待遇条件对象审批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统计核实数据,并经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逐级联合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应于2012年2月29日前将本地区部分烈士子女的统计结果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联合上报民政部、财政部。


  各地在报送符合享受待遇条件对象的信息数据时,连同第二年将要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对象数量等情况一并报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要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人员身份核查认定、数据统计上报等各项工作。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密切协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


  (二)严格掌握政策,执行落实好政策。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认真准确地界定相关人员的身份,做到不错、不漏、不留死角,实事求是地把这部分人员的身份核实、核准。要严格掌握政策、执行政策,统一政策口径,注意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三)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督促检查。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建立工作责任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各地的工作进展、工作落实、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通报。


  附件:部分烈士(含错杀被平反人员)子女信息采集表


  

民政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