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听证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3:03:57  浏览:966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听证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司法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听证暂行办法》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局,省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

《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听证暂行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七年九月 日



(此件增发至各监狱劳教单位)












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听证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厅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行政听证,是指本厅在作出行政行为前,听取、收集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对该行政行为意见的活动。

凡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信访的听证活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实施。

第三条 行政听证,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外,一般公开举行。

第四条 厅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本厅行政听证的实施工作。驻厅监察室对本厅的行政听证活动实施监督。

第二章 听证的一般规定

第五条 听证参加人包括承办听证事项的工作人员;听证代表;行政管理相对人,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利害关系人或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等。

第六条 听证主持人由厅政策法规处的负责同志担任。记录员由听证主持人指定。

第七条 听证主持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定听证日期,签发听证通知书;

(二)指定记录员;

(三)听取听证参加人的陈述;

(四)就听证的事实、理由、证据等询问听证参加人;

(五)组织听证参加人进行辩论、质证;

(六)要求听证参加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七)决定听证的延期、中止和终结;

(八)维持听证秩序,制止和纠正违反听证纪律的行为;

(九)应当由听证主持人行使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听证参加人应当如实提供与听证有关的材料以及事实、理由和依据。

第九条 听证参加人应当遵守下列纪律:

(一)发言、提问应当经主持人同意;

(二)要求录音、录像和摄影的,应当经主持人同意;

(三)中途退场应说明理由,并经主持人同意;

(四)发言时不得使用侮辱性、威胁性、要挟性和其他不文明语言;

(五)会场内不得使用通讯工具,不得鼓掌、喧哗、吵闹或者进行其他干扰听证的行为。

第十条 听证开始前,记录员应当查明听证代表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听证相关人员是否到齐。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缺席的,视为放弃听证,并在听证笔录中记载。

第十一条 听证应当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需载明下列内容:

(一)听证事项和内容;

(二)听证主持人、记录员的姓名、单位和职务;

(三)听证参加人的姓名、单位及地址;

(四)听证举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五)听证参加人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事实、理由、依据;

(六)听证参加人陈述、辩论或者质证的内容;

(七)听证意见或建议;

(八)听证主持人认为应当记录的其他事项。

听证笔录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盖章。有关听证参加人拒绝签字或盖章的,应当在听证笔录上注明情况。

第三章 听证的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行政听证分公告听证和依申请听证两种形式。

公告听证,是指本厅在作出行政行为前,依据法定职责,主动听取、收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该行政行为意见的活动。

依申请听证,是指本厅在作出行政行为前,依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组织的公开听取、收集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对该行政行为意见的活动。

第十三条 听证事项的确定程序:

公告听证事项的确定程序为:事项承办处室会同政策法规处提出听证建议,并提供听证事项相关材料,厅办公室审核,分管厅领导批准。重大事项须经厅长办公会批准。

依申请听证事项的确定程序为:事项承办处室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在5个工作日内向事项承办处室提出听证申请,事项承办处室会同政策法规处向厅办公室提供有关材料,厅办公室审核,分管厅领导批准。重大事项须经厅长办公会批准。

公告听证事项确定后,由厅办公室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7个工作日。依申请听证事项确定后,由事项承办处室以厅办公室名义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申请听证事项未获批准的,由事项承办处室以厅办公室名义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听证参加人的确定:

公告听证参加人的确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在公告期内向厅办公室登记参加听证。登记人数不超过15人的,可以全部参加听证。登记人数超过15人的,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确定参加听证的代表,人数不少于15人,一般为奇数。

依申请听证参加人的确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委托他人听证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个人身份证明。

根据听证事项的需要,可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听证。

第十五条 公告听证在公告期满后,或依申请听证事项确定后,事项承办处室在5 个工作日内将听证事项相关材料移交厅政策法规处组织听证。

举行听证的7 个工作日前,厅政策法规处向听证参加人发出通知,并送达听证相关材料。听证参加人收到通知时,应当在送达文书上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 听证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介绍听证参加人、宣布听证纪律、告知听证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说明听证事项;

(二)事项承办处室对听证事项作出说明;

(三)听证参加人按照主持人宣布的发言顺序和发言时间,围绕听证事项陈述各自观点与理由;

(四)听证主持人归纳分歧点,组织听证参加人围绕主要分歧点展开辩论;

(五)听证参加人最后陈述;

(六)听证主持人对听证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

(七)宣布听证结束。

第十七条 听证结束后,厅政策法规处应将听证笔录及相关材料在5 个工作日内移交事项承办处室。必要时应当制作听证报告。听证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项;

(二)听证的基本情况;

(三)听证代表提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依据和理由;

(四)听证辩论的主要问题;

(五)有关处理意见或建议。

事项承办处室对听证笔录或听证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研究,拟定听证事项的处理意见或建议,报厅领导审定。

第四章 罚则

第十八条 听证事项承办处室、听证实施处室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驻厅监察室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一)应当提请举行听证而不提请举行听证的;

(二)未履行法定职责告知听证权利的;

(三)擅自拒绝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听证参加人参加听证的;

(四)违反听证程序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

第十九条 听证参加人扰乱听证秩序或者有其他妨碍听证正常进行的,由听证主持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其离开听证会场;违反治安管理相关规定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组织听证不得向听证参加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厅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省监狱管理局、劳教局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增派医务人员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换文

中国政府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增派医务人员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换文


(签订日期1985年3月18日 生效日期1985年3月18日)
             (一)我方去文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卫生部长
亚历山大·努内斯·科雷亚阁下
阁下:
  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根据卡松果新医院工作的需要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向现中国医疗队增派四名医务人员即:小儿科医师一名、妇产科医师一名、牙医一名,护士长一名。

 二、有关上述人员的费用负担原则和在几内亚比绍工作期间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将按照中、几比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在比绍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议定书》有关规定办理。
  以上如蒙阁下复函确认,本函和阁下的复函即成为中、几比两国政府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签订的《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
                        共和国大使馆 临时代办
                           千昌奎(签字)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八日

             (二)对方来文

比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
千昌奎先生阁下
阁下:
  我谨代表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内容同我方去文)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卫生部长
                    亚历山大·努内斯·科雷亚(签字)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八日

再审申请书
(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信用社 张要伟 zhangyaowei197@sohu.com)

申诉人xx县城关农村信用合作社。住所地:xx县人民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王xx,该社主任。
被申诉人(一审被告)张xx,男,195x年5月24日出生,汉族,xx县公路段职工,住xx县城xx居民区。
一审被告范xx,男,194x年5月5日出生,汉族,农民,住xx县xx镇xx村。
请求事项:
1、依法撤销xx县人民法院(200x)x民初字508号《民事判决书》;
2、判令被申诉人张xx以抵押房产偿还借款本息。
事实与理由:
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要求,一审原告xx县x利典当行于2000年7月17日由申诉人依法接收。申诉人不服(200x)x民初字508号《民事判决书》,特提出申诉,具体理由如下:
一、认定事实不清
借款借据上写明的“续期”,其实质上是清息,每次所谓的“续期”,一审被告范xx都清偿了前段利息。展期应该另行签订协议,或者在原协议书中注明展期的期限,但本案中不存在所谓的展期,原审认定“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八日,范xx到原告处办理了延期178天还款的手续”,即使延期,也是多次延期,而不是一次延期178天,原审判决违背了基本事实。
《办理典押借款委托书》明确约定“委托期限自借款之日起至借款清偿完毕之日止”,退一步说,即使范xx办理了展期手续,也没有超越委托书确定的期限及权限,根据委托书的约定,“在上述委托事项范围内一切法律责任由委托人承担”,被申诉人张xx依约定应当承担责任。
二、判决理由不当
判决理由认为展期没有经过抵押人同意,抵押人就不再承担抵押责任,错误地套用了《担保法》第24条关于债权人、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规定。保证和抵押是不同性质的担保形式,其共同适用的只能是担保法的总则部分,而不是任何条款都可以互相套用。担保法关于抵押的条款并没有变更主合同不经抵押人同意,抵押人就可免责的规定。
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物权的设立、消灭都必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担保法关于抵押权消灭只规定债权消灭和抵押物灭失两种情形,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司法解释和学理都没有主合同变更抵押权不经抵押人抵押权消灭的规定或解释。其判决理由没有法律和法理上的根据。
三、适用法律错误
抵押借款合同涉及担保法律关系,原审判决中只适用《民法通则》中的原则性规定,而没有适用《担保法》,应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判决理由不当、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再审,撤销原审错误判决,依法保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县人民法院

申诉人xx县城关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x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