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6:45:55  浏览:84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市政府令〔2006〕79号


  现发布《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和《浙江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绍兴市区范围内的下列单位和个人:
  (一)城镇各类企业(含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下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参保单位)及其职工(雇工)和退休(退职)人员。
  (二)按规定协议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人员(以下简称协保人员)。
  (三)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统称灵活就业人员)。
  第三条 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和保障水平应当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市区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应当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实行属地管理。
  (三)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共同负担。
  (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五)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相对应。
  第四条 市本级和越城区为同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以下简称大病补助金)实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企业非市区户籍的农民工,可以先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第六条 根据经济发展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住院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大病补助金标准及门诊特殊病种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套政策。
  (二)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规划和总体方案。
  (三)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四)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五)会同财政、价格、卫生、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六)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相关事宜。
  第八条 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社保局)具体负责市区基本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具体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审核和费用审核结算等方面的工作。
  (二)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的编制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和内部审计工作,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警报告。
  (三)受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会同有关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及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四)受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对基本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配套服务工作。
  第九条 卫生、药品监督、财政、税务、工商、价格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第十条 市社保局医疗保险事业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内核拨,不得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提取。
  第三章 医疗保险费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一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住院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金)、大病补助金由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按以下规定缴纳:
  (一)个人账户自建自管的企业(以下统称自建个账单位)按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5%缴纳住院统筹基金,并按参保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退休人员退休费之和的0.5%缴纳大病补助金。单位已不存在的退休人员大病补助金由托管单位或个人缴纳,其中个人缴纳的,由市社保局按月在其养老金中代扣代缴。
  (二)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度市区职工平均工资(以下简称职平工资)的5%缴纳住院统筹基金,并按上年度市区职平工资的0.5%缴纳大病补助金。
  (三)机关、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差额拨款或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省部属单位以及委托市社保局建立和管理个人账户的单位(以下统称统建个账单位)按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8%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中5%划入住院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账户金;在职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参保单位按月在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划入本人个人账户;财政差额拨款或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省部属单位以及统建个账单位按参保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退休人员退休费之和的0.5%缴纳大病补助金,机关以及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医疗补助办法另行制订。
  (四)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时,其基本医疗保险费中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相加必须满20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须满5年),方可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足规定年限的,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按规定一次性补缴后,方可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补缴基数和缴费比例按办理补缴手续时的标准确定。
  (五)医疗保险费采用预缴的办法,单位参保的,当月缴费,次月享受。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参保人员中断缴费后续保,须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未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从未缴的次月起,参保人员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六)参保单位在职职工月缴费工资按实计缴,其中:低于市区上年度月职平工资的,以市区上年度月职平工资计缴;高于市区上年度月职平工资300%的,以市区上年度月职平工资300%计缴。
  第十二条 医疗保险费由市地方税务部门按月征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不得减免,不计征税费。
  参保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由税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或少缴的,从不缴或少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金额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医疗保险基金。
  第十三条 参保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社会保障费中列支;企业在应付福利费和劳动保险费中列支。
  第十四条 参保单位依法终止时,必须清偿欠缴的医疗保险费;参保单位改制、破产、歇业的,应一次性提取协保人员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提取标准分别为:统建个账的为市区上年度职平工资的10.5%,自建个账的为5.5%,提取年限从参保单位改制、破产、歇业时退休人员的实际年龄计算到75周岁止,并按年5%的递增比例计算。
  第十五条 参保单位发生基本医疗保险登记事项变更或参保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市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
  企事业单位转制分流的协保人员协议保留期满、参保人员与参保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个人要求续保的,须在协议保留期满或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30日内到市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 医疗保险基金当年筹集部分,按照同期银行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3个月整存整取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存入医疗保险财政专户的积累基金,按照不低于3年期零存整取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第四章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七条 住院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和规定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
  规定的特殊病种是指: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肾透析;组织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抑制剂;脏器(心、肺、肝、脑、肾)功能衰竭症;脑血管意外恢复期;高血压病Ⅲ期(有心、脑、肾并发症之一者);糖尿病(合并感染或心、肾、眼、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心、肺、肾、肝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者);精神病。
  第十八条 个人账户按下列规定建立和管理:
  (一)统建个账单位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在职职工按上年度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并全部划入其个人账户;另一部分由市社保局在统筹的个人账户金中,根据参保人员的不同年龄段按其工资总额或上年度市区职平工资的下列比例按月划入:45岁以下的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计入;45岁(含45岁)至退休前的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3%计入;退休人员按上年度市区职平工资的5%计入。自建个账单位可参照统建个账单位的标准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
  (二)自建个账单位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由参保单位建立和管理,由市社保局负责业务指导;统建个账单位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由市社保局统一建立和管理;灵活就业人员不建立个人账户。
  (三)参保企业和职工按规定缴纳个人帐户金的,可委托市社保局代建代管个人账户。
  (四)参保企业退休人员,有条件按规定提留个人账户金的,可委托市社保局代建代管个人账户。
  第十九条 统建个人账户的管理使用:
  (一)涉及个人账户金划入比例的年龄段划分,以自然年度为准,即每年的1月1日作为年龄段的计算界限。
  (二)个人账户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门诊医疗费和住院、特殊病种门诊中按规定由个人自付的医疗费。
  (三)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由市社保局建立个人账户收支台账,退休人员凭医疗费发票和费用清单及相关病历直接向市社保局报销。
  (四)参保单位未按规定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或发生欠缴等情况的,由市社保局暂停配置该单位的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待全额补缴后,再予以划入。
  (五)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为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和依法继承。
  (六)市社保局对个人账户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定期检查个人账户的使用和运行情况。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承办银行等应予以配合。
  第五章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参保人员可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也可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处方药须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员因治疗需要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乙类医疗服务项目所发生的医疗费,自付比例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或个人自行承担。
  第二十三条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1200元,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900元,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600元。
  (一)同一医保年度内第二次住院的,第二次起付标准以入住医院起付标准的50%计算,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计算起付标准;但住院个人自付额必须达到入住医院中高一级起付标准额度(包括家庭病床)后方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比例支付,起付标准不超过1200元。
  (二)急诊留院观察后直接住院的,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留观后未住院的,不作住院计。
  (三)住院期间发生转院的,起付标准按一次计算。从低级别医院转往高级别医院时,起付标准按高级别医院计算;从高级别医院转往低级别医院时,起付标准不再调整。
  (四)住院期间跨医保年度的,住院起付标准按出院结算日医保年度计算。医保年度指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五)设立家庭病床以后住院或出院以后设立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均应分别计算。家庭病床的设立不跨年度,每半年计算一次起付线。
  (六)参保人员经市社保局核准转外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临时外出突发疾病急诊,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先由个人按以下比例自负,再按规定比例进行结算:省内和上海特约医院5%、省内其他医院10%、省外其他医院15%。因公外出人员,其个人自负比例之费用由派出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 统筹基金支付标准:
  (一)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参保人员发生的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其最高支付限额为市区上年度职平工资的4倍。最高支付限额按出院时医保年度计算。
  (二)统筹基金支付和个人承担比例。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内的医疗费由统筹基金与个人共同承担,并按下列规定支付: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含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医疗费用)累计在市区上年度职平工资2倍以下(含2倍)的部分、2倍以上至3倍以下(含3倍)的部分、3倍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分别由参保人员承担20%、15%、10%(退休人员承担15%、10%、5%),其余由统筹基金支付。
  (三)医保规定的特殊病种门诊,在医保年度内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累计在600元以上部分,由参保人员承担20%,统筹基金支付80%。
  第六章 其他医疗待遇
  第二十五条 重大疾病补助。参加重大疾病补助的人员,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开支范围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至上年度市区职平工资5倍及以下部分的,大病补助金补助80%;5倍以上至7倍及以下部分的,大病补助金补助90%;7倍以上部分的,大病补助金补助70%。
  第二十六条 大额医疗费困难补助。参保人员个人承担的符合住院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不含自费、自理及起付线部分),超过1.5万元(退休人员1.2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50%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3万元。大额医疗困难补助费在住院统筹金中支付。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主要用于补助参保职工个人医疗费负担过重以及补充个人账户金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职工工资总额的4%以内部分,可以直接从成本中列支。
  第二十八条 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资金由原渠道解决,专款专用,医疗经费不足支付时,由政府帮助解决。?
  第七章 医疗服务与费用结算
  第二十九条 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持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药品零售药店,均可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定点资格。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确定后,颁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供参保人员自主选择就医购药。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当与市社保局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医疗诊治技术规范和药品销售规定提供医疗、购药服务,保证医疗和药品质量,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当严格执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
  第三十一条 《医保手册》和《医保卡》由市社保局负责统一制发。参保人员凭《医保手册》和《医保卡》就医、购药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当予以核验。《医保手册》和《医保卡》不得冒用、出借和伪造。
  第三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管理:
  (一)参保人员在市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应将《医保手册》和《医保卡》交定点医疗机构,出院时返还。
  (二)参保人员住院时先由个人交纳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和医疗费个人承担部分的预付金。出院结算时,属于住院统筹基金、大病互助金或统建个人账户和公务员补助费支付的部分,由市社保局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由参保人员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参保人员直接结算。
  (三)参保人员办理出院手续时,须在住院费用清单上签字,并结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四)参保人员入出院标准依照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根据病情应当出院,经医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院的,自医院发出出院通知之日起,一切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
  第三十三条 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管理:
  (一)参保人员常驻外地(三个月以上)和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安置),经市社保局办理手续后,可选择住地附近两家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其本人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二)参保人员因病情严重或疑难病症需转外地就医,应由市区定点医疗机构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提出意见,并经该医疗机构盖章同意,到市社保局办理核准手续。
  转外地就医,限于本省省级和上海市三级公立定点医疗机构,确因病情需要,原则上允许向省内低级别的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转诊,每次转外地就医只许选定一家医院。
  (三)参保人员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包括转外地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由参保单位或个人按有关规定到市社保局审核结算。
  第三十四条 设立家庭病床。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晚期、瘫痪的,由定点医疗机构专职医生填写《设立家庭病床申请表》,经该医疗机构盖章同意,报市社保局核准设立家庭病床,每次不超过6个月,确需延长的,须重新办理核准手续。
  家庭病床医疗费按住院医疗费相同办法支付。每周两次以上的巡诊费用由参保人员个人自负。住院期间发生的家庭病床医疗费,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三十五条 用药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人员就医用药应选择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并根据病情按以下原则掌握中西药处方量:门诊一般疾病不超过7天的剂量,慢性疾病不超过15天的剂量,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精神病、癌症、糖尿病、冠心病不超过1个月的剂量;住院患者出院时需巩固治疗的,参照上述剂量执行。
  第三十六条 参保人员因下列情形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和支付标准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
  (二)未按规定就医、购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因违法犯罪、自残或自杀、斗殴、酗酒、吸毒等行为所发生的医疗费。
  (四)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大面积食物中毒及有其他赔付责任发生的医疗费。
  (五)出国、出境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六)参保人员被暂停、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七)其他按规定不予支付的医疗费。
  参保人员的工伤、生育医疗费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医疗保险费用的结算。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除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外,由市社保局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直接按月结算,结算费用原则上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及按住院总费用与部分单病种相结合的办法结算,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章 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三十九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市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大病补助金和公务员医疗补助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 
  第四十条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进行监督。
  第四十一条 对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成绩显著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投诉者,以适当方式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资金由财政另行安排。
  第四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市社保局应向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直接责任人追回不合理费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暂停或取消其定点资格的处理。对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出现严重违规行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取消其对参保人员的医疗服务资格。
  第四十三条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不按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或弄虚作假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由地方税务部门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给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 参保人员发生将本人的《医保手册》和《医保卡》转借他人就诊、私开或涂改医疗费收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单等行为,除向直接责任人追回经济损失外,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依法暂停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四十五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市社保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医疗保险基金流失的,应追回流失的基金;构成违纪的,追究其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挪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如有挪用的,应追回被挪用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对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纪的,追究其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原《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46号)和《绍兴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绍市府办发〔2001〕55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放宽企业登记政策提高登记工作效率的若干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放宽企业登记政策提高登记工作效率的若干规定
天津市政府



第一条 为给中外投资者开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关于开办企业的照前审批。
(一)国有企业法人的设立,凡国家投资立项的,仍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非国家投资立项的,经筹建单位的上一级法人批准;国有非法人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设立,可由筹建单位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
对于开办国有、集体企业的照前行业专项审批和许可证,除涉及国家垄断、社会安全、人身健康和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和项目外,其他的不再由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照前审批,也不再实行许可证管理。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业实行照前专项审批和许可证外,其他部门规定的照前专项审批和许可证,一律不作为注册发照的前置条件。对土地、规划、环保、防火、水电供应等开办企业的外部条件,经计划部门审查同意后,筹建单位不再向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提交此类批文。
(三)股份制、股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集团公司等企业的设立,仍按有关规定审批。
第三条 关于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一)在国家有关规定允许范围内,国有、集体企业可以自主决定生产经营范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要求的行业类别进行核定。
(二)利用外资进行土地成片开发或经营零售商业、交通运输、金融、咨询服务、广告、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跨行业经营的,经法定审批机关批准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予以登记注册。
(三)国有、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超出原核准经营范围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批准,可以从事一次性经营。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企业核定经营范围时,不再划分主营、兼营。
(五)除国家有专项规定的外,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登记或变更。
第四条 关于企业名称。
(一)凡注册资金在三百万元及以上的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在一百万美元及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的名称可以根据企业要求不反映行业特点。
(二)注册资金在十万元及以上的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其名称可以直冠天津市。
(三)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经营进出口业务、对外劳务合作业务,以及其他涉外业务的企业,其名称可冠以“中国天津”字词。
第五条 开办企业的注册资金最低限额,除国家和市政府有专项视定的外,其他不予限制。
第六条 企业法人、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法人、科技性社会团体及私营企业,均可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国企业、外国的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用其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所获利润开办新企业,其投资额占新开办企业投资总额25%以上的,经审批机关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外商投资企业予以登记注册。
第七条 关于办事时限。
在规定手续齐备前提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关登记事项实行限期办理:
(一)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从受理至发照,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均不超过十个工作日。
(二)对企业申请一次性经营的,五日内办复。
(三)企业查询名称,当日办结。
第八条 本规定由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7月29日

上海市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实施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实施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2001年1月9日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5号将本文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企业职工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劳动纪律,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学习政治,学习和掌握文化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团结协作,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
第三条 企业实行奖惩制度,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在奖励上,要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违反纪律的职工的处理,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可随同企业一起执行本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及其附设的企业性机构不适用本办法。
对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或惩罚,其批准权限和审批程序,按照《上海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试行办法》办理。

第二章 奖 励
第五条 对于有下列表现之一的职工,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提高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节约国家资财和能源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在生产、科学研究、工艺设计、产品设计、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发明、技术改进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显著成绩的;
(三)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对国家贡献较大的;
(四)保护公共财产,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五)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对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维护社会治安,有显著功绩的;
(六)维护财经纪律、抵制歪风邪气,事迹突出的;
(七)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舍己为人,事迹突出的;
(八)其他应当给予奖励的。
第六条 对职工的奖励分为:记功、记大功,晋级,通令嘉奖,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给予上述奖励时,可发给一次性奖金。
第七条 企业对有特殊贡献职工的晋级奖励,不同于一般工资升级,应该从严掌握。晋级指标按全年职工总数百分之一计算,可以一次或几次使用,也可以跨年度累计使用。
晋级由车间(部门)会同同级工会提名,或由厂长(经理)提名,经企业一级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后,大中型企业由厂长(经理)批准并宣布执行,小型企业须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厂长(经理)宣布执行。
晋级的工资列入职工工资总额,可计入成本或由其他基金开支。晋级的人数和金额,企业应在每年年底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备案。
第八条 记功,记大功,发给奖金,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荣誉称号,由工会提出建议,企业或者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发放奖金一般一年进行一次,在企业劳动竞赛奖的奖金总额内列支。
在本系统范围内进行的通令嘉奖,由企业提出意见,逐级上报,市主管部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通令嘉奖,由企业提出意见,逐级上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的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 对职工给予奖励,须听取所在单位群众意见。职工获得奖励,由企业记入本人档案。
第十条 对职工中有发明、技术改进或合理化建议,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并按照《发明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给予奖励的,不再按本办法重复发给奖金。
第十一条 经常性的生产奖和节约奖的发放原则、奖金来源、提奖办法,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处 分
第十二条 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职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十三条 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或降薪),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给予一次性罚款。
对于受过上述行政处分的职工的升级,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对职工给予开除,是企业最高的行政处分,必须十分慎重,从严掌握。职工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之一,情节比较严重,符合开除条件的,一般可先给予留用察看处分,以观后效;情节严重的,也可直接给予开除处分。
对职工的开除处分,应由厂长(经理)提出建议,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决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闭会期间,由常任主席团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和有关职工代表参加的会议,讨论决定。
对职工的开除处分,大中型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小型企业须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第十五条 留用察看的期限为一至二年。留用察看期间停发工资,停发奖金,改发生活费。生活费标准依本人原工资数额和家庭经济状况确定,但最高应低于本人原工资,最低不得少于三十元。留用察看期间表现好的,可如期恢复为正式职工,重新评定工资;留用察看期间有本办法第
五条规定的应奖励表现之一的,可提前恢复为正式职工,重新评定工资;重新评定的工资水平一般不超过本人受处分前的原工资。留用察看期间表现不好的,可延长留用察看期半年至一年;留用察看期间又犯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予以开除。
第十六条 对于受到撤职处分的职工,在六个月至一年内,不发奖金。必要时,可以同时给予降级(或降薪)处分。
第十七条 对职工给予降级(或降薪)处分,一般为降一级或相当于一级,在二年内,表现好的,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可恢复到原工资水平。
第十八条 对职工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在一个月至六个月内,不发奖金。
第十九条 企业对职工罚款,应严格限于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行为之一,并确有必要的。一次性罚款的金额,除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六)项规定的行为外,不要超过职工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职工被罚款后的月工资收入最低不应少于三十元。
不属于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企业不要给予罚款。
第二十条 对于有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三)项和第(四)项行为的职工,应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是职工应负的经济责任。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如能
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赔偿和罚款,必要时可以同时执行,但职工赔偿和罚款后的月工资收入最低不应少于三十元。
第二十一条 除名是对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职工的一种处理办法,应慎重掌握。职工有旷工行为,企业应及时教育,动员其上班。职工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要查明旷工原因。对确属无正当理由而旷工的职工,经批评教育已回企业工作,并
作了认真检查的,可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暂缓除名;经批评教育仍然无效的,应予除名。
对职工的除名,大中型企业可自行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小型企业须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第二十二条 职工因触犯刑律被司法机关依法判处徒刑关押执行的,即予以开除处分。
职工被判处徒刑缓刑、管制和拘役的,在缓刑和管制期间,以及拘役执行完毕以后,一般可由原单位分配适当工作;回原单位分配工作的,仍可区别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在缓刑、管制期间,犯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应给予开除处分。
职工被公安部门逮捕或拘留,应待公安部门作出正式结论后,企业再决定是否给予处分。
第二十三条 责令职工停工检查,是帮助职工认识错误的一种方法,不是行政处分。停工检查应严格限于职工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并须经厂长(经理)批准。停工检查时间一次不得超过五天;在停工检查期间只发本人的标准工资。
企业对犯错误或拟给予行政处分的职工,在作出处理决定以前,不要采取停止工作、等待处理的做法。
第二十四条 对职工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除名,应认真调查核实,取得证据、材料,听取职工本人申辩,查清事实;然后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后果和认识态度,结合一贯表现,慎重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必须经企业一级行政会议讨论,并征求同级工会意见。
第二十五条 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五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二十六条 职工受到降级(或降薪)、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或者除名的,如对处理不服,可在接到处理通知后十日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上级主管部门受理后,应及时进行调查,作出处理决定,书面答复申诉人。对应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批复企业执行。在上级主
管部门作出改变原处理决定以前,仍按原处理决定执行。
职工对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经济处罚不服的,可在受到处分的十日内向企业提出申诉,由企业进行复查,及时答复;在申诉期间,仍按原处理决定执行。职工对企业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在企业答复后十日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第二十七条 企业对职工给予行政处分和除名,应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本人,记入本人档案,并可在企业中公布。对职工给予经济处罚,应书面通知本人,并办好财务手续,做到有帐可查。
第二十八条 职工被开除或除名后,需要把户口迁往外省市城镇的,应由企业逐级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由企业主管局出具证明,并同迁入地公安部门联系落实,办理迁移户口手续。迁回农村的,应当同当地政府联系,办妥落户手续。
第二十九条 市区企业的职工被开除或除名后,企业应将处理决定报职工家庭所在地的区、县劳动部门备案。在外省市以及本市郊县的市属企业,对家在本市市区的职工开除或除名更应从严掌握,一般可给予留用察看,个别确需开除或除名的,也应在企业所在地落户,作为城镇待业人
员,今后本人认识错误,可作为新进人员吸收,回原企业工作。
第三十条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职工,应当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第三十一条 对于滥用职权,利用处分职工进行打击报复或者对应受处分的职工进行包庇的人员,应当从严予以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公布以前已经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职工给予处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局解释,并负责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各企业主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措施。各企业主管局的劳动部门对企业的奖惩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三十五条 本市过去对职工给予奖励或惩罚的规定,同本办法有抵触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1983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