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玉米的检疫要求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2:23:27  浏览:903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玉米的检疫要求的通知

动植物检疫局


关于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玉米的检疫要求的通知

          (动植检植字〔1995〕27号)

 

乌鲁木齐、伊犁动植物检疫局:

  根据新疆自治区有关部门拟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口小麦和玉米的要求,国家局组织了由国家局、部植检实验所、乌鲁木齐动植物检疫局、伊犁动植物检疫局和阿拉山口动植物检疫局植检人员组成的检疫考察小组,于8月25日至9月12日赴哈萨克斯坦对小麦、玉米生产、病虫害及检疫情况进行了考察。

  根据该考察小组的考察结果,经国家局研究,同意有条件地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由指定的公司试进小麦和玉米一年,一年后视进口检疫情况再定能否继续进口。现将试进期间的检疫要求通知如下:

  一、试进口小麦的检疫要求:

  1.同意进口哈国北部库斯达奈州,切利诺格勒州、巴甫洛达尔州、科克切塔夫

州和北哈克斯坦州的春小麦;

  2.对华出口的小麦收获后直接运往本州所属粮库储藏,该粮库不得再储存冬麦

或春麦混种区的小麦;

  3.输华小麦应使用密封车运输,密封车在运输前应作消毒处理。密封车从粮库

装运小麦后须直接运往中国口岸,运输途中小麦不得换装;

  4.输华小麦须由小麦种植地的哈国植检部门出具检疫证书,并注明产地,是否

是春麦,保证该批小麦不带中国禁止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

  5.试进期间,中国植检部门须派人对小麦在哈国的储运和检验情况进行监督。

进口检疫时,若发现TCK及其他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单中的病虫害,对本批小麦予以退

货,并停止从发现问题的州进口小麦。

  6.试进期间的小麦,仅限在新疆自治区范围内加工使用。

  7.入境口岸的动植物检疫局须应尽快完成对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及配备必要的

检测仪器,确保检疫的准确性。

  二、试进玉米的检疫要求:

  1.输华玉米应来自于TCK轻发区并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地区;

  2.收获的玉米直接运往专门从事加工玉米的仓库进行加工、储存;

  3.输华玉米必须在库房内直接用新麻袋包装,运输期间不得更换包装;

  4.进口玉米原则上在新疆境内加工、使用;

  5.哈国植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书,应保证输华玉米不被TCK污染。

  希望有关检疫局在试运期间,严格按要求做好检疫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国家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四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土地管理局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细则(试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国家土地管理局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细则(试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省(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土地管理的特点,特制定本细则。

一、奖励的范围
第一条 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
2. 地籍管理方法与技术研究;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各行业用地控制理论与方法;
4.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法与技术;
5. 土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6. 土地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7. 土地利用、管理中新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8. 土地管理中已有的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9. 土地管理科技情报的整理、分析及情报管理现代化理论、技术与方法;
10. 土地管理软科学研究。

二、奖励标准
第二条 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奖按下列条件进行综合评定:
(1)科学技术水平和难度;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推动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下列三等:
奖励等级 荣誉奖 奖金(元)
一等奖 个人证书、证章 4000
二等奖 奖状、个人证书 2000
三等奖 奖状、个人证书 1000
一等奖项目,应达到同类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最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很大,对推动土地管理科技进步作用重大,并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项目,应接近同类项目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技术难度大,推动土地管理科技进步作用很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项目,应是同类项目的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推动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作用明显,并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三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报国家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奖:
1. 应用于土地管理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属于:(1)国内首创的;(2)本行业先进的;(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2. 在推广、应用已有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3. 在土地管理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4. 在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应用国外先进技术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5. 为土地管理决策化与管理现代化进行创造性研究,并取得显著效益的。

三、申报条件
第四条 凡申报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必须在土地管理实践中证明技术成熟,并取得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凡属软科学的项目,必须被使用部门接受,并应用于决策和管理实践的。
第五条 凡申请本奖励的项目,不得申报其他部、委级科技奖励;已获得其他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得再申报局级科技进步奖;已获得局级科技进步奖后,又申报并获得其他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奖励的项目,应撤销其局级科技进步奖。
第六条 凡在申报前有争议的项目,争议解决前,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得申报科技进步奖。
第七条 正在研究的项目,原则上应待其完成后,整体申报奖励。

四、审批程序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负责统一归口管理省属(规划)院、校、所、中心等事业单位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请奖成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归口管理单位,都应指定相应的机构或专人负责成果管理,组织好协作项目的报奖,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报奖项目
应备的表格、资料、办理请奖、评审、授奖等具体工作,以及编印授奖项目年报、成果资料归档等工作。
第九条 土地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对报奖成果进行形式审查后,会同有关业务司、在京科学技术委员进行初评、筛选,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复评,报局批准后授奖。国家土地管理局按授奖项目的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家级科技
进步奖有关规定,推荐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十条 各归口管理单位上报国家土地管理局请奖的科技成果,须经本单位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评审委员会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土地管理科技成果评奖条件》进行评议,全面衡量,综合评定,择优上报。
第十一条 请奖科技成果,应报送下列材料:
(1)请奖申请书;
(2)技术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
(3)主要技术总结报告、论文或专著;
(4)应用效益证明等,各一式四份(加印供评审用的请奖申请书40份)。
第十二条 报国家土地管理局请奖成果须在每年三月底以前(邮戳日期为准;邮戳日期不清,则收到日期为准)报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
第十三条 合作或协作研究、推广项目的申报:
1. 合作或协作研究、推广项目,须有正式的科技合同,明确研究和推广内容、时间、参加人数、参加单位、主持和牵头单位、项目主持人,以及其它有关事项。主持或牵头单位要做出技术总结报告,说明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
2. 科研和推广协作项目的成果,由主持单位负责组织协作单位协商一致后,统一上报请奖。但协作研究或推广项目中的部分研究、推广成果,如果一个单位独立完成的,经协作主持单位同意后,也可单独向归口部门请奖,但不得再参与总项目重复报奖。

五、主要完成者和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四条 报奖单位在填写科学技术进步奖时,必须按参加单位、人员的贡献大小,将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人员依次填写清楚。
1. 科技进步奖的奖励对象,主要是在科研、生产实践第一线做出直接贡献的人员。各级领导干部仅负责领导工作,则不能做为主要完成人员;确曾参加了某项课题的研究,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领导干部,可做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申报奖励;但在申请书内应附详细书? 娌牧希缡邓得髌渌黾际豕毕祝⒂缮瓯ǖノ怀鼍咧っ鳎救饲┳郑娇缮А? 2. 各级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限额数为:
奖等 个人数(个) 单位数(个)
一等奖 15 10
二等奖 10 7
三等奖 5 5
3. 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指项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基层单位,并在该项目的研究、应用推广全过程中,提供技术、经费和设备等条件,对该项目完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县、团级以上(含县、团级)的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做为主要完成单位参加申报。

六、奖金的分配
第十五条 奖金按贡献大小分配,不搞平均主义,70%发给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1. 一个单位完成的项目,原则上由项目完成单位负责组织协商,提出分配方案,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报申请部门备案。
2. 由同一申请部门所属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项目,由第一完成单位负责与其它主要完成单位协商,提出分配方案,并报申请部门备案。
3. 跨部门完成的项目应由申报部门组织与其它有关部门协商确定分配方案。

七、项目争议的处理
第十六条 对已公布的获奖项目,如有争议,自公布之日起3个月以内,可以向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提出书面材料,超过3个月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书面材料须签署真实单位的名称、姓名(如须保密,请注明)。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的,经调查属实,予以撤销;对骗取的奖状、证书、奖金等予以追回,并通报批评。

八、其它
第十八条 申请国家土地管理局局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必须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土地管理科技成果管理规定》和《细则》的要求办理。报奖单位在报送成果的同时,须交纳评审费,每个项目交纳评审费40元。凡不交纳评审费者,暂不评审。
第十九条 申报奖励的材料一律不退。再次申报项目,须重新填报,重新评审。
第二十条 对未获局级科技进步奖的报奖成果,各申报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在贯彻执行奖励办法中,要以对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秉公处理,要发扬文明精神,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反对本位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1989年5月20日

关于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0]116号




关于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加强新生产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1998]83号)的要求,我局委托了一批检测单位承担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的检测工作,现委托期已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和规范对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监督管理,我局对承担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实行资质认可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测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法人组织或者法人组织的分支机构;

2、具备检测机构的法定条件,建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3、具备从事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的仪器、设备和人员条件(有关国家环保标准目录见附件一);

4、理解并能正确应用有关机动车的环保法规标准。

二、申报单位申报材料

1、检测单位资质认可申请表(附件二);

2、检测单位申请报告(内容见附件三);

3、检测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4、检测收费标准和批准文件。

三、各申报单位自愿向所在地省级环保局领取《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申请表》并按要求填写;经省级环保局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我局;原经我局环发[1998]278号文委托的检测单位可直接向我局申报。

申报截止时间:2000年12月5日。

四、我局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检查评审、审批、发布,委托承担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工作。

五、有关申报检测单位资质认可的具体事宜,请与我局科技标准司产业指导与认可处联系。

联系人:姜宏

联系电话:66153366-5720

传真:66154038

邮政编码:10003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附件:1、机动车排放及测量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2、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申请表

3、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申请报告编写内容要求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日



附件一:

机动车排放及测量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1-1999

2、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排气污染物的测试
HJ/T26.1-1999

3、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曲轴箱气体排放的测试
HJ/T262.2-1999

4、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燃油蒸发排放的测试密闭室法
HJ/T26.3-1999

5、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污染控制装置耐久性时效试验
HJ/T26.4-1999

6、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试方法试验用基准燃油规格
HJ/T26.5-1999

7、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2-93

8、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方法
GB/T14763-93

9、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WPB6-2000

10、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
HJ54-2000

11、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GB14761.6-93

12、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
GB14761.7-93

1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
GB/T3846-93

1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
GB3847-83

15、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621-93

16、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工况法
GB/T14622-93

17、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
GB/T5466-93

18、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4-93

19、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测量收集法
GB/T14763-93_



附件二:

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申请表

(因网页上难于准确地反映原表的格式,故从略--网页编辑按)

附件三:

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申请报告

编写内容要求

一、概况

1、单位成立时间;

2、批准单位名称,批件复印件;

3、隶属关系,上级主管单位;

4、人员构成情况;

5、固定资产总值;

6、财务状况。

二、工作业绩

1、主要工作成果;

2、获何种奖励;

3、工作领域及专长;

4、近两年来的检测工作及工作量。

三、其它

1、对有关机动车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的理解和学习情况

2、承担检测工作可行性分析

包括:检测业务范围,人员,仪器设备,运作方式,资金,上级单位支持力度等。

3、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