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8:53:31  浏览:100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管理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


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管理规定
广州市政府


(一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对暂住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广东省城乡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及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暂住人口系指非本市区常住户口的人员,包括:
(一)途经本市中转的短暂留宿人员;
(二)来市区探亲、访友、参观、治病、旅游、学习、寄读、寄养以及因公出差人员;
(三)来市区从事建筑、安装、运输、采掘、种养业等劳务人员,以及其他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流散工;
(四)来市区从事经营工业、商业、建筑业、修理加工业、旧货收购业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人员;
(五)中央、省、部队驻穗单位和外地驻穗机构中的暂住人员。
第三条 凡在广州市区暂住的人口和所有留宿或招用暂住人口的机关、团体、学校、国营、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以及部队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中央、省、部队及外地驻穗机构和私人出租屋、居民住户的户主,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暂住人口未经暂住地政府管理部门批准,禁止擅自搭建住房、工棚。公安、民政和城建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能,做好对盲目流入本市区的乞讨人员、露宿街头及乱搭乱建住宿人员的收容、遣送和清理工作。
第五条 凡本市区的暂住人口,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计划生育及城市管理的各项规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第六条 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章 户口管理
第七条 所有留宿暂住人口的单位和居民住户户主,应督促和教育暂住人口按规定申报户口;来市区暂住的人口必须依照户口管理规定,履行户口登记。
第八条 属于本规定第二条第一、二款的人员,必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期满时应办理注销或延期手续:
(一)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类驻穗机构)内或居民家中住宿超过三日以上的,应在三日之内(港、澳、台同胞、华侨在到达暂住地二十四小时内),由单位、户主或本人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户口临时申报站申报暂住登记;
(二)住宿在宾馆、旅店、招待所或私人出租屋的,按旅馆业和出租屋管理规定办理旅客住宿登记或暂住登记和注销手续。
第九条 属于本规定第二条第三、四、五款的人员,在到达本市区三天之内,必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户口所在地村民委员会以上证明,已婚育龄人员还须持街(乡、镇)以上计划生育部门证明,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登记,申领《广州市暂住证》。
来市从事劳务或经营活动的港、澳、台同胞、华侨,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劳务经营管理
第十条 凡来市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必须在本市有相对固定住所,凭有关证明和《广州市暂住证》,已婚育龄人员还须持街(乡、镇)以上计划生育部门证明到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到暂住地街、镇暂住人口管理站登记,方准在市区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 凡需招用临时劳务人员的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必须遵循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确需招用外地劳动力的,要优先从本市郊县招用。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需招用省外劳动力的,必须报市劳动局审批。未经劳动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招用外来劳务人员,严禁招用盲目流入本市的外省劳动力。
第十三条 招用本省其他市、县劳务人员的单位、个体工商业户,要在招工前将用工计划按管理范围报劳动管理部门审批:
(一)市属单位(含联营)、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中央、省、部队驻穗单位和外地驻穗单位,报市劳动局审批;
(二)区属及街、镇下属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专业户、个体工商业户招用外来劳务人员报所在地的区劳动局审批。
第十四条 招用的外地劳务人员,必须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已婚育龄人员还需持当地街(乡、镇)以上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婚育、节育证明或《准生证》,向市、区劳动管理部门申办用工手续,领取《广州市外来人员务工许可证》。
第十五条 招用外来劳务人员的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要贯彻“谁用工、谁教育、谁主管”的原则,加强管理教育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措施,指定治安责任人,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 各用工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对招用的外来劳务人员,要按住地逐人造册登记,送所在街、镇暂住人口管理站备案。增减人员要及时填报。
第十七条 各用工单位对被招用的外来劳务人员合同期满需继续留用的,须到原批准用工的劳动管理部门办理续期手续。
第十八条 各用工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在使用外来劳动力发生争议时,由劳动仲裁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章 管理机构
第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公安、劳动、城建、工商、计划生育、民政、税务、房管、经协办等部门以及广州军区有关管理机构负责人组成市暂住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其常设办事机构为市政府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负责掌握全市暂住人口情况,协调管理。
第二十条 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区暂住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其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区公安分局,负责所属街、镇暂住人口的管理,实施监督。
第二十一条 街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分别成立暂住人口管理站,对辖内暂住人口进行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聘请若干名管理暂住人口工作人员。其职责主要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暂住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
(二)负责对辖内所有暂住人员的登记、统计工作;
(三)加强辖内出租屋的管理;
(四)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辖区内的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居民)招用或留宿暂住人员的治安、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等管理工作;
(五)协助有关部门征收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
(六)对辖内违反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当事人提交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五章 征收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
第二十二条 凡在本市区从事劳务经营活动的人员(不含从事环卫、保安、保姆职业的人员以及境外人员),每人每月征收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十元,其中从事种养业、林业的每人每月征收五元。
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由招用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和外来从事经营者交纳。
征收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用于劳动、治安、卫生、城建、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理开支和聘请暂住人口管理人员的费用,但不包括国家法定的税收、领取营业执照收费及其他证件工本费。
本规定实施后,本市过去对暂住人口的各种收费一律取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另立名目对暂住人口收取其他费用。
第二十四条 征收的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全部上缴市、区财政,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处 罚
第二十五条 凡连反户口和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凡违反工商、劳动、计划生育及其他方面规定的,由主管职能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用工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和外来经营者,逾期不缴交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的,予以教育、劝告、限期缴交,逾期仍不缴交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执罚单位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议,受理复议的机关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裁定。不服裁定的,可在接到裁定决定书的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九条 执罚部门应给被罚款人开具由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款全部上缴地方财政,按罚没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一九九○年十月一日起执行。凡未按本规定办理的,须在本规定执行之日起三个月内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办者,按违反本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市属四县可参照本规定,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1990年6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法释〔2007〕12号,2007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8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7〕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07年6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5日起施行。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 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第三条 利害关系人未对被审计单位提起诉讼而直接对会计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一并提起诉讼;利害关系人拒不起诉被审计单位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利害关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支机构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会计师事务所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利害关系人提出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或者出资不实、抽逃出资,且事后未补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将该出资人列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四条 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对外出具不实报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其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会计师事务所在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与该案件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一)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二)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三)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

   (四)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五)明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六)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对被审计单位有前款第(二)至(五)项所列行为,注册会计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应当知道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明知。

   第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其赔偿责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并导致报告不实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过失:

  (一)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的规定;

   (二)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三)制定的审计计划存在明显疏漏;

   (四)未依据执业准则、规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五)在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舞弊的迹象时,未能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者排除;

   (六)未能合理地运用执业准则和规则所要求的重要性原则;

   (七)未根据审计的要求采用必要的调查方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八)明知对总体结论有重大影响的特定审计对象缺少判断能力,未能寻求专家意见而直接形成审计结论;

   (九)错误判断和评价审计证据;

   (十)其他违反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的行为。

   第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能够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二)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三)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中予以指明;

   (四)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验资单位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五)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第八条 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第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

   第十条 人民法院根据本规定第六条确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与其过失程度相应的赔偿责任时,应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应先由被审计单位赔偿利害关系人的损失。被审计单位的出资人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事后未补足,且依法强制执行被审计单位财产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出资人应在虚假出资、不实出资或者抽逃出资数额范围内向利害关系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不实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个或者多个利害关系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以不实审计金额为限。

   第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分支机构作为共同被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分支机构的责任部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本规定所涉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赔偿纠纷未经审判,人民法院不得将会计师事务所追加为被执行人。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院过去发布的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不再适用。

   在本规定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会计师事务所民事侵权赔偿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在本规定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或者二审阶段的会计师事务所民事侵权赔偿案件,适用本规定。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3年4月16日11:46



                     桂办发[2002]48号

各市、地、县党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柳州铁路局,各大专院校: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2年12月31日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
                      暂 行 规 定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行任期经济责任的情况和工作实绩,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审计对象
  (一)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的正职以及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干部。
  (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人代表。
  (三)其他需要审计的对象。
  二、审计内容
  (一)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情况;财政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任期内分管和负责的工程、项目和重大收支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代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情况;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的保值增值;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企业收益的分配;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执行廉政规定的情况;任期内分管和负责的工程、项目和重大收支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三)其他需要审计的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参照以上内容进行审计。
  三、审计程序
  (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于每年年初提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计划,与审计机关共同协商,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列入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
  (二)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党委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委托,交审计机关实施审计。
  (三)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代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由人民政府向审计机关下达审计指令书;审计机关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也可以由其上级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四)审计机关根据党委、政府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审计对象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同时抄送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必须认真做好应审准备,积极配合审计组开展工作,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及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审计对象应在5日内写出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事项的书面材料,交审计机关。
  (五)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应向审计机关写出审计报告。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报送审计报告前,应征求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和审计对象的意见。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和审计对象应在接到审计报告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视为无异议。
  (六)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对象在任期内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清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向本级党委、政府报送,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或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或处罚意见。审计对象所在单位或审计对象对处理意见不服,提出申请复议的,按《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复议的规定》办理。
  (七)组织部门应当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参考依据。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应当依法追究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审计机关按照本规定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实施审计所需的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专项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四、审计纪律和责任
  (一)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实施审计,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二)审计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对象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三)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人员要秉公执法执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四)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公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五)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要按照《审计法》规定自觉接受审计监督,主动及时提供有关文件、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不得拒绝、推诿、拖延和谎报;不得转移有关资料和财产;其所在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要如实提供线索,不得出具伪证,借机泄私愤,伤害被审计对象。
  (六)对违反上述规定者,依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本规定由自治区审计厅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过去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